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砒霜线出处: (《外科十三方考》引《红蓼山馆经效方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痔瘘。 组成: ...
养生
名称: 砒霜线
出处: (《外科十三方考》引《红蓼山馆经效方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痔瘘。
组成: 黄芩三钱、黄连五钱、黄柏三钱、红花三钱、银花三钱、连翘三钱、肉桂一钱半、广皮三钱、川芎二钱、薄荷二钱、法夏三钱、白芷三钱、木香三钱、龟版三钱、甘草一钱、藤黄三钱、香墨一两
用法用量: 上药共煎浓汁,将生丝线投入片时,取出阴干,再研白砒、藤黄入浓汁,将线浸透,再阴干,再浸透,末后投入预研之好香墨汁中浸透,阴干即成。
主治: 痔瘘。
加减化裁: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薄荷:辛,凉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气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黄柏: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连翘:苦,微寒。归肺、心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肉桂:辛、甘,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,引火归元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红花:辛,温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