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绎皮丸出处: (《朱氏集验方》卷十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妇人百病。 组成: 当归四两(洗净...
养生
名称: 绎皮丸
出处: (《朱氏集验方》卷十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妇人百病。
组成: 当归四两(洗净,好酒浸一宿,漉出焙干,再浸,酒净为度)、赤芍药、人参白芍药、肉桂(去皮)、白术、益智仁、白薇、五灵脂、附子、陈皮、青皮各二两、牡蛎(煅)、赤石脂、香附子(去尾尖)、玄胡索、牡丹皮(去木)、苍术败姜、京三棱、蓬莪术、刘寄奴、艾叶、泽兰、生干地黄熟干地黄各四两、蒲黄三两(隔纸炒)、雄黑豆十两(丸小者)
用法用量: 上将苍术、败姜、陈皮、青皮、京三棱、莪术、刘寄奴、艾叶、泽兰、小雄豆等十味,用好醋煮药,候黑豆烂熟为度,醋少,又添煮为佳,焙干,和众药,为细末,以醋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四五十丸,空心黄酒或艾醋汤送下。
主治: 妇人百病。
加减化裁:
牡丹皮:苦、辛,微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。
赤芍:苦、微寒。归肝经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白薇:苦、咸,寒。归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利尿通淋,解毒疗疮。
苍术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肝经。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肉桂:辛、甘,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,引火归元。
陈皮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肺经。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青皮:苦、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胃经。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。
香附: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。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
蒲黄:甘,平。归肝、心包经。止血,化瘀,利尿通淋。
艾叶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肾经。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,调经,安胎;外用祛湿止痒。
五灵脂:苦、咸、甘,温。归肝经。活血止痛,化瘀止血。
泽兰:苦、辛,微温。归肝、脾经。活血调经,祛瘀消痈,利水消肿。
刘寄奴: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止痛,疗伤止血,破血通经,消食化积。
莪术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三棱:辛、苦,平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牡蛎:咸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肾经。潜阳补阴,重镇安神,软坚散结,收敛固涩,制酸止痛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益智仁:辛,温。归脾、肾经。暖肾固精缩尿,温脾止泻摄唾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赤石脂:甘、酸、涩,温。归大肠、胃经。涩肠止泻,收敛止血,生肌敛疮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