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应圣丸出处: (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大腑失血。 组成: 阿胶(蛤粉炒)...
养生
名称: 应圣丸
出处: (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大腑失血。
组成: 阿胶(蛤粉炒)、熟干地黄(洗)、黄耆(酒蒸)各七两、地榆(寸剉,炒焦)、木贼(存性、烧)、槐花(炒)、五倍子(烧存性)、卷柏(炒)、棕榈(煅存性)、蒲黄(隔纸炒令色变)、艾叶、人参(去芦)、鸡冠花(烧存性)各半两、赤石脂一分(煅)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空心米汤送下。
主治: 大腑失血。
加减化裁:
木贼:甘、苦,平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明目退翳。
地榆:苦、酸、涩,微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凉血止血,解毒敛疮。
槐花:苦,微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凉血止血,清肝泻火。
蒲黄:甘,平。归肝、心包经。止血,化瘀,利尿通淋。
艾叶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肾经。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,调经,安胎;外用祛湿止痒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阿胶:甘,平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补血,止血,滋阴润燥。
五倍子:酸、涩,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敛肺降火,涩肠止泻,敛汗,固精止遗,止血,收湿敛疮。
赤石脂:甘、酸、涩,温。归大肠、胃经。涩肠止泻,收敛止血,生肌敛疮。
鸡冠花:甘、涩,凉。归肝、大肠经。收敛止血,止带,止痢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