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咳哮宁出处: (《古今名方》引天津市第三中药厂方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咳哮。 组成: 旋覆...
养生
名称: 咳哮宁
出处: (《古今名方》引天津市第三中药厂方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咳哮。
组成: 旋覆花、紫菀各25公斤、杏仁、野菊花各30公斤、鹅不食草、细辛、五倍子各12.5公斤、黄芩35公斤、花椒5公斤、明矾10公斤、麦冬20公斤、猪牙皂角、甘草粉各7.5公斤
用法用量: 上药共制成180000片。每服2〜4片,一日三次。
主治: 咳哮。
加减化裁: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菊花:甘、苦,微寒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平抑肝阳,清肝明目,清热解毒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野菊花:苦、辛,微寒。归肝、心经。清热解毒,泻火平肝。
花椒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温中止痛,杀虫止痒。
旋覆花:苦、辛、咸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降气,消痰,行水,止呕。
紫菀:辛、苦,温。归肺经。润肺下气,化痰止咳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麦冬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养阴润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五倍子:酸、涩,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敛肺降火,涩肠止泻,敛汗,固精止遗,止血,收湿敛疮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