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阿魏化痞膏出处: (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积聚痞块,胸胁胀痛,肚腹疼...
养生
名称: 阿魏化痞膏
出处: (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积聚痞块,胸胁胀痛,肚腹疼痛,以及妇女癥瘕血块。
组成: 大蒜二两、香附二两、大黄二两、川乌(生)二两、三棱二两、当归二两、莪术二两、穿山甲(生)二两、白芷二两、使君子仁二两、厚朴二两、蓖麻子二两、木鳖子二两、草乌(生)二两、蜣螂二两、胡黄连二两
用法用量: 上药酌予碎断,用香油二百四十两炸枯,去滓过滤,炼至滴水成珠,加黄丹一百两搅匀成膏,取出入水中,出火毒后,加热融化,另兑乳香一两二钱,没药一两二钱,芦荟一两二钱,血竭一两二钱,阿魏八两,樟脑六两,雄黄六两。以上八味,共为细末,过罗。每十六两膏油,兑药粉五钱,搅匀摊贴。每大张油重四钱,小张二钱,布光。微火化开,贴脐上。
主治: 积聚痞块,胸胁胀痛,肚腹疼痛,以及妇女癥瘕血块。
加减化裁: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胡黄连:苦,寒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退虚热,除疳热,清湿热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厚朴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、大肠经。燥湿,行气,消积,消痰平喘。
香附: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。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
使君子: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杀虫消积。
莪术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三棱:辛、苦,平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穿山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胃经。活血消癥,通经下乳,消肿排脓,搜风通络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大蒜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解毒消肿,杀虫,止痢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