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调脾清毒饮出处: (《审视瑶函》卷四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两目睑浮肿如球,微有湿热,重则流...
养生
名称: 调脾清毒饮
出处: (《审视瑶函》卷四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两目睑浮肿如球,微有湿热,重则流泪,赤肿。
组成: 天花粉、连翘、荆芥穗、甘草、鼠黏子、桔梗、白茯苓、白术、苏薄荷、防风、广陈皮各等分
用法用量: 上剉。白水二钟,煎至八分,去滓,食前温服。
主治: 两目睑浮肿如球,微有湿热,重则流泪,赤肿。
加减化裁:
荆芥: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。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薄荷:辛,凉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气。
天花粉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泻火,生津止渴,消肿排脓。
连翘:苦,微寒。归肺、心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陈皮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肺经。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桔梗:苦、辛,平。归肺经。宣肺,祛痰,利咽,排脓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