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神仙化癖膏出处: (《便览》卷三) 分类: 古方概述: 积聚。 组成: 大黄二两、木鳖子二十...
养生
名称: 神仙化癖膏
出处: (《便览》卷三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积聚。
组成: 大黄二两、木鳖子二十一个、穿山甲十片、归尾五钱、白芷五钱、巴豆仁二百五十个、栀子五钱、莪术三钱、蓖麻子仁一百二十个、防风五钱、三棱三钱、官桂三钱、胎发一块(如无,少年亦可)、槐柳枝各二十寸上药入油,先炸至老黄色,去滓取净油二十四两,入飞过黄丹十两,熬至滴水成珠,下火待温,再入后细药末。全蝎十个(炙)、蜈蚣二条、红娘子二钱、斑蝥二钱、片脑五分、硇砂三钱、阿魏五钱、硼砂三钱、血竭三钱、芦荟三钱、雄黄三钱、乳香五钱、没药五钱、蟾酥二钱、黄蜡三钱、松香五钱、麝香三钱、轻粉二钱、酥油一两
用法用量: 上用柳条一顺手搅勾,收瓷罐内。先熬皂角、皮消水洗搓病上良久,再用葱根搓搽良久,用绱帛摊贴患处。
主治: 积聚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栀子:苦,寒。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;外用消肿止痛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芦荟:苦,寒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泻下通便,清肝泻火,杀虫疗疳。
乳香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定痛,消肿生肌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血竭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莪术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三棱:辛、苦,平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斑蝥:辛,热;有大毒。归肝、胃、肾经。破血逐瘀,散结消癥,攻毒蚀疮。
穿山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胃经。活血消癥,通经下乳,消肿排脓,搜风通络。
全蝎:辛,平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蜈蚣:辛,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麝香: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开窍醒神,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蟾酥:辛,温;有毒。归心经。解毒,止痛,开窍醒神。
轻粉:辛,寒;有毒。归大肠、小肠经。外用杀虫,攻毒,敛疮;内服祛痰消积,逐水通便。
硼砂:甘、咸,凉。归肺、胃经。外用清热解毒,内服清肺化痰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