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丹参赤芍合方分类: 古方组成: ①瘀热阻络型方:丹参、赤芍、桃仁、丹皮、鸡矢藤、徐长卿、桑枝...
养生
名称: 丹参赤芍合方
分类: 古方
组成: ①瘀热阻络型方:丹参、赤芍、桃仁、丹皮、鸡矢藤、徐长卿、桑枝、地龙。②肝肾气阴亏损方:孩儿参、白术、白芍、石斛、麦冬、川断肉、补骨脂、狗脊,浮肿较明显时,佐以清利湿热之品,如苡米根、石苇、泽泻等。③热毒炽盛型方:银花、连翘、生地、白英、白花蛇舌草、蛇果草、土大黄。
用法用量: 辨证选方,日1剂,水煎服,配合西药化疗。
功用: 多发性骨髓瘤。
加减化裁:
连翘:苦,微寒。归肺、心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白花蛇舌草:微苦、甘,寒。归胃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利湿通淋。
赤芍:苦、微寒。归肝经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徐长卿:辛,温。归肝、胃经。祛风除湿,止痛,止痒。
桑枝:微苦,平。归肝经。祛风湿,利关节。
狗脊:苦、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祛风湿,补肝肾,强腰膝。
泽泻:甘、淡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利水渗湿,泄热,化浊降脂。
丹参:苦,微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清心除烦,凉血消痈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地龙:咸,寒。归肝、脾、膀胱经。清热定惊,通络,平喘,利尿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补骨脂:辛、苦,温。归肾、脾经。补肾壮阳,固精缩尿,纳气平喘,温脾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麦冬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养阴润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石斛:甘,微寒。归胃、肾经。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