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秘治跌打损伤膏出处: (《伤科汇纂》卷八) 分类: 古方概述: 跌打损伤;兼治疯痛闪挫,凝血...
养生
名称: 秘治跌打损伤膏
出处: (《伤科汇纂》卷八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跌打损伤;兼治疯痛闪挫,凝血闷气。
组成: 全当归、川乌、白及、防风、木鳖子、生地黄、连翘、草乌、官桂、乌药、白芷、角刺、大黄、赤芍药、头发、白蔹各一两、没药(去油)五钱、槐、柳、桑、枣、桃枝各十寸
用法用量: 上药入麻油二斤浸透,桑柴火熬枯去滓,复入净锅内,微火熬至滴成珠,始下飞丹十二两足,务使老嫩合宜,将凝,投去油乳香五钱化尽,倾入水盆内揉扯,以拔火毒,收用摊贴。临贴时加麝香半分,每张重五钱。病重者一张全愈,轻者一张可贴三四人。
主治: 跌打损伤;兼治疯痛闪挫,凝血闷气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连翘:苦,微寒。归肺、心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白蔹:苦,微寒。归心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,敛疮生肌。
生地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赤芍:苦、微寒。归肝经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乌药:辛,温。归肺、脾、肾、膀胱经。行气止痛,温肾散寒。
白及:苦、甘、涩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肝经。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