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益寿比天膏出处: (《回春》卷四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下元虚冷,五劳七伤,半身不遂,或下部...
养生
名称: 益寿比天膏
出处: (《回春》卷四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下元虚冷,五劳七伤,半身不遂,或下部虚冷,膀胱病症,脚膝酸麻,阳事不举。赤白带下,砂淋血崩,疮疖。
组成: 附子(去皮脐)、牛膝(去芦)、虎胫骨(酥炙)、蛇床子、菟丝子、川续断、远志肉、肉苁蓉、天门冬(去心)、麦门冬(去心)、杏仁、生地、熟地、官桂、川楝子(去核)、山茱萸(去核)、巴戟(去心)、破故纸、杜仲(去皮)、木鳖子(去壳)、肉豆蔻、紫梢花、谷精草、川山甲、大麻子(去壳)、鹿茸各一两、甘草二两(净末,看众药焦枯方下)、桑槐、柳枝各七寸
用法用量: 上剉细。用真香油一斤四两浸一昼夜,慢火熬至黑色;用飞过好黄丹八两,黄香四两入内,柳棍搅不住手;再下雄黄、倭硫、龙骨、赤石脂各二两,将铜匙挑药滴水成珠,不散为度;又下母丁香、沉香、木香、乳香、没药、阳起石、煅蟾酥、哑芙蓉各二钱,麝香一钱为末,共搅入内;又下黄蜡五钱。将膏贮瓷罐内,封口严密,入水中浸五日去火毒,每一个贴六十日方换。
主治: 下元虚冷,五劳七伤,半身不遂,或下部虚冷,膀胱病症,脚膝酸麻,阳事不举。赤白带下,砂淋血崩,疮疖。
加减化裁:
谷精草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肺经。疏散风热,明目退翳。
豆蔻:辛,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化湿行气,温中止呕,开胃消食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川楝子:苦,寒;有小毒。归肝、小肠、膀胱经。疏肝泄热,行气止痛,杀虫。
牛膝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远志:苦、辛,温。归心、肾、肺经。安神益智,交通心肾,祛痰开窍,消散痈肿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鹿茸:甘、咸,温。归肾、肝经。补肾壮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,托疮毒。
杜仲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续断:苦、辛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续折伤,止崩漏。
肉苁蓉:甘、咸,温。归肾、大肠经。补肾阳,益精血,润肠通便。
菟丝子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肉豆蔻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经。温中行气,涩肠止泻。
山茱萸:酸、湿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益肝肾,收涩固脱。
蛇床子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肾经。燥湿祛风,杀虫止痒,温肾壮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