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茯苓生薏苡仁方分类: 古方组成: 茯苓、生薏苡仁、熟苡仁、生地、粉萆薢各24g,知母、黄柏、...
养生
名称: 茯苓生薏苡仁方
分类: 古方
组成: 茯苓、生薏苡仁、熟苡仁、生地、粉萆薢各24g,知母、黄柏、丹皮、泽泻、玉竹、山萸肉、白术各12g,甘草梢6g,天龙2条。
用法用量: 每日1剂,水煎服,随症加减,同时吞服琥珀粉,每日1.5g,分2次服;六味地黄丸每日12g,分2次吞服口
功用: 滋阴补肾,健运利湿。适用于肾阴亏损,脾失健运,湿热下注之膀胱乳头状肿瘤。血尿,小便淋漓不畅,膀胱刺激征,精神疲乏,腰际酸楚;舌苔薄,舌质偏红,脉细数。
加减化裁:
知母:苦、甘,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。
黄柏: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薏苡仁:甘、淡,凉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止泻,除痹,排脓,解毒散结。
泽泻:甘、淡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利水渗湿,泄热,化浊降脂。
萆薢:苦,平。归肾、胃经。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玉竹:甘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