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化痰散结丸分类: 古方组成: 红参、田七、穿山甲、浙贝母、淫羊藿、射干各200g,菟丝子、破...
养生
名称: 化痰散结丸
分类: 古方
组成: 红参、田七、穿山甲、浙贝母、淫羊藿、射干各200g,菟丝子、破故纸、龟版、黄芪、茯苓、巴戟天、威灵仙、金樱子各400g,生半夏、生南星、七叶一枝花各300g,天竺黄、海马、五味子、陈皮各100g。
用法用量: 上药共研细末和丸,每次10g,1日3次,口服。
功用: 补肾益肺,化痰散结。周围性肺癌中晚期,症见喘促短气,咳声低弱,声嘶胸痛气急,形瘦神惫,汗出肢冷,舌苔淡白,脉沉弱。
加减化裁:
射干:苦,寒。归肺经。清热解毒,消痰,利咽。
威灵仙:辛、咸,温。归膀胱经。祛风湿,通经络,止痛,消骨骾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陈皮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肺经。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穿山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胃经。活血消癥,通经下乳,消肿排脓,搜风通络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浙贝母:苦,寒。归肺、心经。清热化痰止咳,解毒散结消痈。
天竺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清热豁痰,清心定惊。
黄芪:甘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淫羊藿:辛、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肾壮阳,强筋骨,祛风湿。
巴戟天:甘、辛,微温。归肾、肝经。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。
菟丝子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海马:甘、咸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温肾壮阳,散结消肿。
五味子: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金樱子:酸、甘、涩,平。归肾、膀胱、大肠经。固精缩尿,固崩止带,涩肠止泻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