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温补丸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二二四) 分类: 古方概述: 诸虚。 组成: 沉香、木通、木香、...
养生
名称: 温补丸
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二二四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诸虚。
组成: 沉香、木通、木香、丁香、八角、茴香、杜仲(炒,去丝)、葫芦巴(炒)、楮皮(炒)、破故纸(炒)、川萆薢、韭子(炒)、甘草(焙)、肉桂、穿山甲、地龙、菊花、枸杞子各一两、无名异二分半、青木香一两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五丸,空心温酒送下。
主治: 诸虚。
加减化裁:
菊花:甘、苦,微寒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平抑肝阳,清肝明目,清热解毒。
葫芦:甘,平。归肺、肾经。利水消肿。
木通:苦,寒。归心、小肠、膀胱经。利尿通淋,清心除烦,通经下乳。
萆薢:苦,平。归肾、胃经。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。
肉桂:辛、甘,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,引火归元。
丁香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温中降逆,散寒止痛,温肾助阳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沉香:辛、苦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行气止痛,温中止呕,纳气平喘。
穿山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胃经。活血消癥,通经下乳,消肿排脓,搜风通络。
地龙:咸,寒。归肝、脾、膀胱经。清热定惊,通络,平喘,利尿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杜仲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枸杞子:甘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