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隔膝膏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二七六引《经验良方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内外臁疮。 组成: ...
养生
名称: 隔膝膏
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二七六引《经验良方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内外臁疮。
组成: 当归、白芷、五倍子、黄连、雄黄各半两、乳香三钱(末)、没药、海螵蛸、血竭、黄柏、白蔹、白及、厚朴各半两、黄丹六钱、轻粉木合三盏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,和乳香、轻粉、清油调成膏。先用盐汤洗净,片帛拭干,待片时水气干,然后贴药。用油单贴药,敷疮上,绵帛缚定。有脓水出,解开,刮去不洁,再贴药。如此数次即愈。
主治: 内外臁疮。
加减化裁: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黄柏: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白蔹:苦,微寒。归心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,敛疮生肌。
厚朴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、大肠经。燥湿,行气,消积,消痰平喘。
白及:苦、甘、涩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肝经。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。
乳香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定痛,消肿生肌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血竭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五倍子:酸、涩,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敛肺降火,涩肠止泻,敛汗,固精止遗,止血,收湿敛疮。
海螵蛸:咸、涩,温。归脾、肾经。收敛止血,涩精止带,制酸止痛,收湿敛疮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轻粉:辛,寒;有毒。归大肠、小肠经。外用杀虫,攻毒,敛疮;内服祛痰消积,逐水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