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理胃抗癌汤3方分类: 古方组成: ①理胃化结汤:党参15g,白术9g,乌药9g,芡实9g,元...
养生
名称: 理胃抗癌汤3方
分类: 古方
组成: ①理胃化结汤:党参15g,白术9g,乌药9g,芡实9g,元胡9g,浙贝6g,羊肚枣6g,鸡内金6g,木香6g,白英30g,麦(谷)芽30g,白花蛇舌草30g,甘草3g,茯苓15g,熟地15g,天冬15g,大枣5个,田三七粉1.5~2g。②理胃通关汤:党参15g,茯苓15g,熟地15g,天冬15g,白术9g,代赭石9g,生半夏9g,甘草3g,吴茱萸3g,木香6g,鸡内金6g,旋覆花6g,羊肚枣6g,砂仁6g,麦(谷)芽30g,白花蛇舌草15g,白英15g,大枣5个田三七粉1.5~2g。③健脾理气汤:党参12
用法用量: 每日1剂,煎2次分服,饭后1~2小时或饭前空腹服,三七粉随汤药冲服。
功用: ①方适于胃癌尚未出现幽门梗阻,但有胃胀、胃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者。②方适于已出现幽门梗阻,朝食暮吐,发出蛋臭气味并常吐出隔夜酸臭食物者。③方供配服。
加减化裁:
白花蛇舌草:微苦、甘,寒。归胃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利湿通淋。
砂仁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化湿开胃,温中止泻,理气安胎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吴茱萸:辛、苦,热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散寒止痛,降逆止呕,助阳止泻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乌药:辛,温。归肺、脾、肾、膀胱经。行气止痛,温肾散寒。
鸡内金:甘,平。归脾、胃、小肠、膀胱经。健胃消食,涩精止遗,通淋化石。
三七:甘、微苦,温。归肝、胃经。散瘀止血,消肿定痛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旋覆花:苦、辛、咸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降气,消痰,行水,止呕。
代赭石:苦,寒。归肝、心、肺、胃经。平肝潜阳,重镇降逆,凉血止血。
党参:甘,平。归脾、肺经。补脾益肺,养血生津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大枣:甘,温。归脾、胃、心经。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。
天冬:甘、苦,寒。归肺、肾经。养阴润燥,清肺生津。
芡实:甘、涩,平。归脾、肾经。益肾固精,补脾止泻,除湿止带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