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犀角茯苓丸出处: (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三二引《施圆端效方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一切诸黄,酒...
养生
名称: 犀角茯苓丸
出处: (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三二引《施圆端效方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一切诸黄,酒疽,身面皆黄,皮肤如尘曲色,心下坚满,小便赤黄,心烦欲呕,倦怠少力,不思饮食。
组成: 赤茯苓、茵陈叶、枳实(麸炒)、前胡(去苗)各一两、甘草(炒)、杏仁(去皮尖,炒)、半夏(洗七次)、当归(焙)各三分、白术、犀角屑各一两
用法用量: 除杏仁为末,人杏仁研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后稍空时米饮送下。量虚实加减。
主治: 一切诸黄,酒疽,身面皆黄,皮肤如尘曲色,心下坚满,小便赤黄,心烦欲呕,倦怠少力,不思饮食。
加减化裁: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茵陈:苦、辛,微寒。归脾、胃、肝、胆经。清利湿热,利胆退黄。
枳实:苦、辛、酸,微寒。归脾、胃经。破气消积,化痰散痞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前胡:苦、辛,微寒。归肺经。降气化痰,散风清热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