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蹉跌膏出处: (《外台》卷二十九引《范汪方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蹉跌,兼疗金疮。 组成:...
养生
名称: 蹉跌膏
出处: (《外台》卷二十九引《范汪方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蹉跌,兼疗金疮。
组成: 当归、续断、附子(去皮)、细辛、甘草(炙)、通草、芎、白芷、牛膝各二两、蜀椒二合
用法用量: 上㕮咀。以猪膏二斤煎,以白芷色黄膏成,绞去滓。以摩损处,一日二次。
主治: 蹉跌,兼疗金疮。
加减化裁: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通草:甘、淡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利尿,通气下乳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牛膝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续断:苦、辛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续折伤,止崩漏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