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食管通合剂分类: 古方组成: 太子参12g,山豆根12g,沙参12g,当归12g,黄芪18g...
养生
名称: 食管通合剂
分类: 古方
组成: 太子参12g,山豆根12g,沙参12g,当归12g,黄芪18g,全瓜蒌18g,白术10g,玉竹10g,旋覆花10g,女贞子15g,熟地15g,丹参15g,菟丝子15g,半枝莲25g,生蜂蜜60g。
用法用量: 以上药物,按一定工艺制备成合剂,装瓶密封,每瓶250ml。每日1瓶,分2~3次服下。
功用: 益气养阴,扶正祛邪。食管癌、贲门癌,进食涩滞不畅,咽喉干涸,气少懒动,咳吐黄痰,大便偏硬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无力或细数。
加减化裁:
山豆根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利咽。
丹参:苦,微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清心除烦,凉血消痈。
旋覆花:苦、辛、咸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降气,消痰,行水,止呕。
瓜蒌:甘、微苦,寒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清热涤痰,宽胸散结,润燥滑肠。
太子参:甘、微苦,平。归脾、肺经。益气健脾,生津润肺。
黄芪:甘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蜂蜜:甘,平。归肺、脾、大肠经。补中,润燥,止痛,解毒;外用生肌敛疮。
菟丝子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玉竹:甘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。
女贞子:甘、苦,凉。归肝、肾经。滋补肝肾,明目乌发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