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方分类: 古方组成: ①养阴润肺方:生地黄、京玄参、天麦冬、南沙参、北沙...
养生
名称: 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方
分类: 古方
组成: ①养阴润肺方:生地黄、京玄参、天麦冬、南沙参、北沙参、野百合各12g,天花粉30g,肥知母、肥玉竹、金石斛各9g(先煎),五味子6g,本方适应于肺阴受损时。②益气健脾方:生黄芪12g,潞党参、云茯苓、炒扁豆、炒白术、制黄精各9g,生、熟薏苡仁各12g,怀山药12g,本方适应于气虚脾弱时。③补精益肾方:熟地黄、炙鳖甲、炙龟版、制首乌、全当归、杭白芍各12g,枸杞子、鹿角片、补骨脂各9g,本方适于肾精亏损时。④消肿解毒方:鱼腥草、漏芦、土茯苓、升麻、七叶一枝花、芙蓉叶、羊蹄根、蛇舌草、山豆根各30g,苦参片1
用法用量: 水煎,每日1剂,分两次服。
功用: 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。
加减化裁:
升麻:辛、微甘,微寒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举阳气。
知母:苦、甘,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。
天花粉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泻火,生津止渴,消肿排脓。
苦参:苦,寒。归心、肝、胃、大肠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杀虫止痒,利尿。
漏芦:苦,寒。归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,通经下乳,舒筋通脉。
土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肝、胃经。解毒,除湿,通利关节。
鱼腥草:辛,微寒。归肺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,利尿通淋。
山豆根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利咽。
生地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玄参:甘、苦、咸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滋阴降火,解毒散结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薏苡仁:甘、淡,凉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止泻,除痹,排脓,解毒散结。
羊蹄:苦、涩,寒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凉血止血,解毒杀虫,泻下通便。
党参:甘,平。归脾、肺经。补脾益肺,养血生津。
黄芪:甘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山药:甘,平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益气养阴,补脾肺肾,涩精止带。
补骨脂:辛、苦,温。归肾、脾经。补肾壮阳,固精缩尿,纳气平喘,温脾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熟地黄:甘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血滋阴,益精填髓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北沙参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养阴清肺,益胃生津。
南沙参:甘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养阴清肺,益胃生津,化痰,益气。
百合:甘,微寒。归心、肺经。养阴润肺,清心安神。
麦冬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养阴润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石斛:甘,微寒。归胃、肾经。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玉竹:甘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。
黄精:甘,平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补气养阴,健脾,润肺,益肾。
枸杞子:甘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
鳖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肾经。滋阴潜阳,退热除蒸,软坚散结。
五味子: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