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醉红散出处: (《小儿病源方论》卷三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小儿急慢惊风,潮搐涎盛,口眼偏斜...
养生
名称: 醉红散
出处: (《小儿病源方论》卷三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小儿急慢惊风,潮搐涎盛,口眼偏斜,精神昏闷。
组成: 天南星一枚(大者,酒浸湿纸裹煨熟,焙干)、蜈蚣一条(酒炙)、白僵蚕(去丝嘴)、全蝎(去毒)各七枚、天仙子一字、朱砂(别研)、紫菀、杏仁、龙骨、防风、龙胆草、蝉衣、百合、牛黄(别研)、白芷、麝香各一钱、升麻三钱、大黄(煨)四钱、酥一两、蜜三两
用法用量: 上药先将牛黄、麝香、朱砂各研为末,除酥、蜜外,余共为末,用水一升,入银锅内煎至三合,以新绵滤去滓,再入锅内,入牛黄、朱砂、麝香末及酥、蜜,以柳篦不住手搅,慢火熬如稠饧为止,入瓷盒内盛,密盖收之。周岁儿每服一鸡头实大,沸汤化下,一日二三次。
主治: 小儿急慢惊风,潮搐涎盛,口眼偏斜,精神昏闷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升麻:辛、微甘,微寒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举阳气。
龙胆:苦,寒。归肝、胆经。清热燥湿,泻肝胆火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天南星:苦、辛,温;有毒。归肺、肝、脾经。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,散结消肿。
紫菀:辛、苦,温。归肺经。润肺下气,化痰止咳。
朱砂:甘,微寒;有毒。归心经。清心镇惊,安神,明目,解毒。
龙骨: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。
牛黄:苦,凉。归心、肝经。凉肝息风,清心豁痰,开窍醒神,清热解毒。
全蝎:辛,平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蜈蚣:辛,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僵蚕:咸、辛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化痰散结。
麝香: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开窍醒神,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。
百合:甘,微寒。归心、肺经。养阴润肺,清心安神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