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消瘤破癥汤分类: 古方组成: 三棱、莪术、山慈菇、生黄芪、潞党参各15g,炒白术、玄参、夏枯...
养生
名称: 消瘤破癥汤
分类: 古方
组成: 三棱、莪术、山慈菇、生黄芪、潞党参各15g,炒白术、玄参、夏枯草、当归各12g,广陈皮、象贝母、生半夏、胆南星各10g,生牡蛎30g,炙甘草6g。
用法用量: 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功用: 脾气虚弱、痰湿凝聚之恶性巴瘤:颈部淋巴结肿大,按之质硬无疼痛,形体虚胖,面色萎黄,纳呆,脉细滑,苔厚腻。
加减化裁:
夏枯草:辛、苦,寒。归肝、胆经。清肝泻火,明目,散结消肿。
山慈菇:甘、微辛,凉。归肝、脾经。清热解毒,化痰散结。
玄参:甘、苦、咸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滋阴降火,解毒散结。
陈皮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肺经。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莪术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三棱:辛、苦,平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牡蛎:咸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肾经。潜阳补阴,重镇安神,软坚散结,收敛固涩,制酸止痛。
党参:甘,平。归脾、肺经。补脾益肺,养血生津。
黄芪:甘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