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参耆鹿茸汤出处: (《方剂辞典》引《活动新法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痘初无大热,面色少赤或...
养生
名称: 参耆鹿茸汤
出处: (《方剂辞典》引《活动新法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痘初无大热,面色少赤或赤斑,皮肤中隐隐,而经四五日不起出。面色憔悴,似内攻非内攻,此禀受虚症之儿,毒气盛实,不能发表之危症。
组成: 鹿茸(酒灸,去毛)三钱、黄耆(蜜灸)、当归(酒洗)各一钱半、人参一钱二分、附子一枚、龙眼肉三个、生姜一片、甘草(灸)六分
用法用量: 同煎去滓,人好酒一杯,温服。
主治: 痘初无大热,面色少赤或赤斑,皮肤中隐隐,而经四五日不起出。面色憔悴,似内攻非内攻,此禀受虚症之儿,毒气盛实,不能发表之危症。
加减化裁:
生姜:辛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化痰止咳,解鱼蟹毒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鹿茸:甘、咸,温。归肾、肝经。补肾壮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,托疮毒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龙眼肉:甘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