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荆芥汤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十五引《圣惠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一切男子肝脏壅热,血气皆滞...
养生
名称: 荆芥汤
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十五引《圣惠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一切男子肝脏壅热,血气皆滞,有所劳伤,肝家自感风劳之气,筋脉羸弱,目视昏暗,欲睡还觉,常多瞋怒,头旋目晕,面色青,浑身痿悴,口中多涎,小便黄赤。
组成: 荆芥穗、牡丹皮(去心)、川芎、蔓荆子、柴胡(去毛)、羌活、鳖甲(醋炙)、天灵盖(酥炙,炒黑色)、沉香、甘草、当归各一钱、连翘子半两、秦艽三铢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水一盏,先煎令沸后,入药末,一搅便泻出,食后、临卧时和滓服。一方,去滓温服。
主治: 一切男子肝脏壅热,血气皆滞,有所劳伤,肝家自感风劳之气,筋脉羸弱,目视昏暗,欲睡还觉,常多瞋怒,头旋目晕,面色青,浑身痿悴,口中多涎,小便黄赤。
加减化裁:
荆芥: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蔓荆子:辛、苦,微寒。归膀胱、肝、胃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。
柴胡:辛、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连翘:苦,微寒。归肺、心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牡丹皮:苦、辛,微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。
秦艽:辛、苦,平。归胃、肝、胆经。祛风湿,清湿热,舒筋络,止痹痛,退虚热。
沉香:辛、苦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行气止痛,温中止呕,纳气平喘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鳖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肾经。滋阴潜阳,退热除蒸,软坚散结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