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犀角地黄膏出处: (《活幼口议》卷二十) 分类: 古方概述: ①《活幼口议》:小儿购船咳嗽,...
养生
名称: 犀角地黄膏
出处: (《活幼口议》卷二十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①《活幼口议》:小儿购船咳嗽,痰涎壅盛,或作喘急。②《诚书》:闻响即掣跳者,肝肺不足,魂魄不安,原非谓惊。
组成: 天门冬、麦门冬(各去心)、白茯苓、茯神、生地黄(各洗)、前胡、柴胡、人参、玄参、甘草(炙)、川芎、天麻、防风、羌活
用法用量: 上为末,煅金墨一梃(留性)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金箔为衣。每服一粒,薄荷汤化下。
主治: ①《活幼口议》:小儿购船咳嗽,痰涎壅盛,或作喘急。②《诚书》:闻响即掣跳者,肝肺不足,魂魄不安,原非谓惊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柴胡:辛、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生地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玄参:甘、苦、咸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滋阴降火,解毒散结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前胡:苦、辛,微寒。归肺经。降气化痰,散风清热。
天麻:甘,平。归肝经。息风止痉,平抑肝阳,祛风通络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