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增损茵芋酒出处: (《妇人良方》卷三引《指迷方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妇人贼风,偏枯,半身...
养生
名称: 增损茵芋酒
出处: (《妇人良方》卷三引《指迷方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妇人贼风,偏枯,半身不遂,肌肉干燥,渐渐细瘦,或时酸痛。
组成: 茵芋叶、川乌(炮,去皮尖)、石楠叶、防风川椒(炒去汗)、女萎、附子(炮)、北细辛、独活、卷柏、肉桂、天雄(炮,去皮)、秦艽、防己各一两、踯躅花(炒)、当归、生干地黄各二两、芍药一两
用法用量: 上㕮咀,以酒二斗渍之,冬七日,夏三日,春、秋各五日。初服一合,渐增之,以知为度,令酒气相续。
主治: 妇人贼风,偏枯,半身不遂,肌肉干燥,渐渐细瘦,或时酸痛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独活:辛、苦,微温。归肾、膀胱经。祛风除湿,通痹止痛,解表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秦艽:辛、苦,平。归胃、肝、胆经。祛风湿,清湿热,舒筋络,止痹痛,退虚热。
防己:苦,寒。归膀胱、肺经。祛风湿,止痛,利水消肿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肉桂:辛、甘,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,引火归元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