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紫菊汤出处: (《广笔记》卷三,名见《洞天奥旨》卷十五) 分类: 古方概述: 疔疽,一切肿毒...
养生
名称: 紫菊汤
出处: (《广笔记》卷三,名见《洞天奥旨》卷十五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疔疽,一切肿毒。
组成: 生甘菊(连根,打碎)一两五钱、紫花地丁五钱、甘草(水炙)三钱、鼠黏子(炒,研)一两五钱、栝楼根二钱、贝母(去心)三钱、金银花五钱、白芷一钱五分、怀生地三钱、白及三钱、连翘二钱五分、五爪龙五钱(即茜草)
用法用量: 先用夏枯草六两,河水六碗,煎三大碗,去滓,入前药煎一碗。不拘时候服。
主治: 疔疽,一切肿毒。
加减化裁: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金银花:甘,寒。归肺、心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
连翘:苦,微寒。归肺、心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紫花地丁:苦、辛,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
茜草:苦,寒。归肝经。凉血,祛瘀,止血,通经。
白及:苦、甘、涩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肝经。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