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秘方化滞丸出处: (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三) 分类: 古方概述: ①《丹溪心法附余》:停食饱闷...
养生
名称: 秘方化滞丸
出处: (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三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①《丹溪心法附余》:停食饱闷,食泻,霍乱,呕吐,痢疾,气痛,小儿疳积。②《金鉴》:一切气滞积痛。
组成: 南木香(坚实者,不见火)、丁香(去苞,不见火)、青皮(四花者,去瓤)、红橘皮(水温去白)、黄连(大者)各二钱半、京三棱(慢火煨)、莪术(慢火煨)各四钱八分、半夏曲(拣白净半夏为末,生姜自然汁和为饼,晒干)二钱五分(前八味晒干,和研为细末)、巴豆(去壳,滚汤泡,逐一研开,去心膜,以瓦器盛,用好醋浸过一宿,慢火熬至醋干,称六钱,重为细末,将前药末和再研令匀,入后乌梅肉膏)四钱五分、乌梅(用肉厚者,打碎对核,细剉,火培干,为细末,称五钱重,用米醋调略清,慢火熬成膏,和入前药)
用法用量: 上药统和匀了,用白面八钱,重水调得所,慢火调糊为丸,如粟米大。每服五七丸,人盛者十丸,五更空心用橘皮汤送下;不欲通泄,津液咽下;停食饱闷,枳壳汤送下;但有所积物,取本汁冷下;因食吐不止,津液咽下即止;食泄不休及霍乱、呕吐,俱用冷水送下;赤痢,冷甘草汤送下;白痢,冷干姜汤送下;心动,石菖蒲汤送下;赤白痢,冷甘草干姜汤送下;诸气痛,生姜橘皮汤送下:小肠气痛,茴香酒送下;妇人血气,当归汤送下;若欲宣积,滚姜汤送下;疳积常服,米饮送下,不拘时候。利多饮冷水一口补住,此药得热则行,得冷则止。小儿量岁数加减丸服。
主治: ①《丹溪心法附余》:停食饱闷,食泻,霍乱,呕吐,痢疾,气痛,小儿疳积。②《金鉴》:一切气滞积痛。
加减化裁:
生姜:辛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化痰止咳,解鱼蟹毒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丁香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温中降逆,散寒止痛,温肾助阳。
青皮:苦、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胃经。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莪术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三棱:辛、苦,平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乌梅:酸、涩,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。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