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明目细辛汤出处: (《兰室秘藏》卷上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两目发赤微痛,羞明畏日,怯风寒,...
养生
名称: 明目细辛汤
出处: (《兰室秘藏》卷上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两目发赤微痛,羞明畏日,怯风寒,怕火,眼睫成纽,眵糊多,隐涩难开,眉攒肿闷,鼻塞涕唾稠黏,大便微硬。
组成: 川芎五分、生地黄(酒制)、蔓荆子各六分、当归梢、白茯苓、藁本各一钱、荆芥一钱二分、防风二钱、麻黄根、羌活各三钱、细辛少许、红花少许、椒八个、桃仁二十个
用法用量: 上㕮咀,分作四服。每服水二盏,煎至一盏,去滓,临卧稍热服之。
主治: 两目发赤微痛,羞明畏日,怯风寒,怕火,眼睫成纽,眵糊多,隐涩难开,眉攒肿闷,鼻塞涕唾稠黏,大便微硬。
加减化裁:
麻黄: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、膀胱经。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荆芥: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。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藁本:辛,温。归膀胱经。祛风散寒,除湿止痛。
蔓荆子:辛、苦,微寒。归膀胱、肝、胃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。
生地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红花:辛,温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麻黄根: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肺经。固表止汗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