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抓癖膏出处: (《回春》卷七引李沧溪方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小儿癖疾。 组成: 香油半斤、...
养生
名称: 抓癖膏
出处: (《回春》卷七引李沧溪方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小儿癖疾。
组成: 香油半斤、桐油半斤、生猪脑子半斤、男子血余(灰水洗净)不拘多少、桃仁四两、白蜡四钱(上俱下锅内,文武火熬的脑子尽,用布绢滤去滓,次下飞过黄丹十四两,熬成膏,待温)、胡黄连、香白芷、苏木、红花、三棱、莪术各三钱、当归尾、硇砂各五钱、麝香一钱半(各为细末,照分两重罗)
用法用量: 将药末入前膏内搅匀收贮,勿令泄气。如有积块,先用皮消煎水洗患处令净,次用生姜擦之,方用绢帛摊药贴上;贴后,用热鞋底炙热熨之五七十遍,觉内热方可。
主治: 小儿癖疾。
加减化裁: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胡黄连:苦,寒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退虚热,除疳热,清湿热。
红花:辛,温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苏木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。
莪术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三棱:辛、苦,平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麝香: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开窍醒神,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