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捉疳丸出处: (《幼科指掌》卷四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小儿恣食生冷油腻,损伤脾胃,致成脾疳...
养生
名称: 捉疳丸
出处: (《幼科指掌》卷四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小儿恣食生冷油腻,损伤脾胃,致成脾疳,久则皮肤干燥,肢体消瘦,胸胁结块,面目浮肿,身热脚细,肚大硬胀,吐逆中满,水谷不消,泻下酸臭,尿如米泔,夜热日凉,困睡口渴。
组成: 虾蟆一只、芦荟、胡连、香附、地骨皮各五钱、枳壳、黄芩、青皮、胆草各四钱、黄连、陈皮、人参、芜荑、柴胡、砂仁各三钱、广木香、甘草各二钱、神曲、鸡心槟榔各四钱
用法用量: 上为末,猪胆汁和蒸饼为丸,如黍米大,青黛为衣。每服三五十丸,米饮送下。
主治: 小儿恣食生冷油腻,损伤脾胃,致成脾疳,久则皮肤干燥,肢体消瘦,胸胁结块,面目浮肿,身热脚细,肚大硬胀,吐逆中满,水谷不消,泻下酸臭,尿如米泔,夜热日凉,困睡口渴。
加减化裁:
柴胡:辛、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地骨皮:甘,寒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凉血除蒸,清肺降火。
芦荟:苦,寒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泻下通便,清肝泻火,杀虫疗疳。
砂仁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化湿开胃,温中止泻,理气安胎。
陈皮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肺经。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青皮:苦、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胃经。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香附: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。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
槟榔:苦、辛,温。归胃、大肠经。杀虫,消积,行气,利水,截疟。
芜荑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杀虫消积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