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夺魂散出处: (《活幼口议》卷十五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小儿痫疾。 组成: 白僵蚕(去丝,...
养生
名称: 夺魂散
出处: (《活幼口议》卷十五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小儿痫疾。
组成: 白僵蚕(去丝,炒令黄色)半两、蛇含石(烧红,用米醋淬七八次,碾碎)、白附子(炮)各一分、生银生金、牛黄(如无,以胆制,倍加用之)、乌梢蛇头(七、八寸许,酒炙)、白茯苓、天麻各二钱、天南星(秤末一分,生姜汁浸一宿用)、半夏末二钱(生姜汁浸一宿,各焙)、赤脚蜈蚣一条(酒浸,炙令焦)、犀角镑二钱、脑子、麝
用法用量: 上为末,蒸枣肉为丸,如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,每服十丸至十五丸、二十丸,煎金银、薄荷汤送下。
主治: 小儿痫疾。
加减化裁:
生姜:辛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化痰止咳,解鱼蟹毒。
乌梢蛇:甘,平。归肝经。祛风,通络,止痉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天南星:苦、辛,温;有毒。归肺、肝、脾经。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,散结消肿。
白附子:辛,温;有毒。归胃、肝经。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,止痛,解毒散结。
牛黄:苦,凉。归心、肝经。凉肝息风,清心豁痰,开窍醒神,清热解毒。
天麻:甘,平。归肝经。息风止痉,平抑肝阳,祛风通络。
蜈蚣:辛,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僵蚕:咸、辛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化痰散结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