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花苁蓉丸出处: (《外台》卷十一引《古今录验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消渴服铅丹丸得小便咸苦...
养生
名称: 花苁蓉丸
出处: (《外台》卷十一引《古今录验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消渴服铅丹丸得小便咸苦如常,后恐虚惫者。
组成: 花苁蓉八分、泽泻四分、五味子四分、紫巴戟天四分(去心)、地骨皮四分、磁石六分(研,水淘去赤汁,干之研入)、人参六分、赤石脂六分(研入)、韭子五分(熬)、龙骨五分(研入)、甘草五分(炙)、牡丹皮五分、干地黄十分、禹余粮三分(研入)、桑螵蛸三十枚(炙)、栝楼四分
用法用量: 上药治下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腹以牛乳送下,一日二次。
主治: 消渴服铅丹丸得小便咸苦如常,后恐虚惫者。
加减化裁:
牡丹皮:苦、辛,微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。
地骨皮:甘,寒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凉血除蒸,清肺降火。
泽泻:甘、淡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利水渗湿,泄热,化浊降脂。
磁石:咸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聪耳明目,纳气平喘。
龙骨: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巴戟天:甘、辛,微温。归肾、肝经。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。
五味子: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赤石脂:甘、酸、涩,温。归大肠、胃经。涩肠止泻,收敛止血,生肌敛疮。
禹余粮:甘、涩,微寒。归胃、大肠经。涩肠止泻,收敛止血。
桑螵蛸:甘、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固精缩尿,补肾助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