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菊楼汤分类: 古方组成: 重楼、土贝母、山豆根、桑叶、辛夷、便蚕各10g,杏仁15g,钩藤、...
养生
名称: 菊楼汤
分类: 古方
组成: 重楼、土贝母、山豆根、桑叶、辛夷、便蚕各10g,杏仁15g,钩藤、野菊花、生地黄、丹参、夏枯草各30g,仙鹤草60g。
用法用量: 以上药物,水煎分2次温服,每日1剂。
功用: 清热解毒,软坚散结。鼻咽癌,症见视物不清,头昏而痛,面瘫舌歪,鼻塞流涕,或衄血,口苦咽干,舌红绛,脉弦数。
加减化裁:
辛夷:辛,温。归肺、胃经。散风寒,通鼻窍。
桑叶:甘、苦,寒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肺润燥,平抑肝阳,清肝明目。
菊花:甘、苦,微寒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平抑肝阳,清肝明目,清热解毒。
夏枯草:辛、苦,寒。归肝、胆经。清肝泻火,明目,散结消肿。
野菊花:苦、辛,微寒。归肝、心经。清热解毒,泻火平肝。
重楼:苦,微寒;有小毒。归肝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凉肝定惊。
山豆根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利咽。
生地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仙鹤草:苦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收敛止血,截疟,止痢,解毒,补虚。
丹参:苦,微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清心除烦,凉血消痈。
钩藤:甘,凉。归肝、心包经。息风定惊,清热平肝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