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五野丸出处: (《外台》卷十三引《古今录验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五疰:尸疰、哭疰、冷疰、...
养生
名称: 五野丸
出处: (《外台》卷十三引《古今录验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五疰:尸疰、哭疰、冷疰、寒疰、热疰,身体寒热,短气,两胁下痛,引背腰脊,吸吸少气不能行,饮食少,面目痿黄,小便难,项强不得俯仰,腹坚癖,脐左右下雷鸣胀,手足烦疼,目不明,喜忘;久风湿痹,腰脊不随,喜梦寤。
组成: 牛黄(研)、麝香(研)、蜀椒(去目,汗)、雄黄(研)、大黄、当归、蜀乌头(炮)、蜀天雄(炮)、消石(熬,一方用芒消)各一分、人参、桂心、朱砂、细辛、干姜各二分、石蜥蜴一枚(炙)、巴豆五十枚(去心皮,熬)、鬼臼二分
用法用量: 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丸,一日二次。不知稍增,以知为度。
主治: 五疰:尸疰、哭疰、冷疰、寒疰、热疰,身体寒热,短气,两胁下痛,引背腰脊,吸吸少气不能行,饮食少,面目痿黄,小便难,项强不得俯仰,腹坚癖,脐左右下雷鸣胀,手足烦疼,目不明,喜忘;久风湿痹,腰脊不随,喜梦寤。
加减化裁: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干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朱砂:甘,微寒;有毒。归心经。清心镇惊,安神,明目,解毒。
牛黄:苦,凉。归心、肝经。凉肝息风,清心豁痰,开窍醒神,清热解毒。
麝香: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开窍醒神,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