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艾附暖宫丸出处: (《直指附遗》卷二十六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妇人子宫虚冷,带下白淫,面色...
养生
名称: 艾附暖宫丸
出处: (《直指附遗》卷二十六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妇人子宫虚冷,带下白淫,面色萎黄,四肢酸痛,倦怠无力,饮食减少,经脉不调,血无颜色,肚腹时痛,久无子息。
组成: 艾叶(大叶者,去枝梗)三两、香附(去毛)六两(俱要合时采者,用醋五升,以瓦罐煮一昼夜,捣烂为饼,慢火焙干)、吴茱萸(去枝梗)、大川芎(雀胎者)、白芍药(用酒炒)、黄耆(取黄色、白色软者)各二两、川椒(酒洗)三两、续断(去芦)一两五钱、生地黄(生用)一两(酒洗,焙干)、官桂五钱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,上好米醋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七十丸,食前淡醋汤送下。
主治: 妇人子宫虚冷,带下白淫,面色萎黄,四肢酸痛,倦怠无力,饮食减少,经脉不调,血无颜色,肚腹时痛,久无子息。
加减化裁:
生地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吴茱萸:辛、苦,热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散寒止痛,降逆止呕,助阳止泻。
香附: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。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
艾叶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肾经。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,调经,安胎;外用祛湿止痒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续断:苦、辛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续折伤,止崩漏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