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大已寒丸出处: (《儒门事亲》卷十二) 分类: 古方概述: ①《儒门事亲》:恶冷湿痹,肘臂挛...
养生
名称: 大已寒丸
出处: (《儒门事亲》卷十二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①《儒门事亲》:恶冷湿痹,肘臂挛急,寒嗽痰厥,心中澹澹大动,屈伸不便,积水足浮肿,囊缩。②《御药院方》:中焦气弱,脾胃受寒,饮食不美,气不调和,心腹疼痛,大便滑泄,腹中雷鸣,霍乱吐泻,手足厥逆,便利无度;及疗伤寒阴湿,形气沉困,自汗。
组成: 附子(炮,去皮脐)、川乌头(炮,去皮脐,作豆大,再炒黄)、干姜(炮裂)、良姜(炒)、官桂(去粗皮)、吴茱萸各一两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,醋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七十丸,食前米饮送下。
主治: ①《儒门事亲》:恶冷湿痹,肘臂挛急,寒嗽痰厥,心中澹澹大动,屈伸不便,积水足浮肿,囊缩。②《御药院方》:中焦气弱,脾胃受寒,饮食不美,气不调和,心腹疼痛,大便滑泄,腹中雷鸣,霍乱吐泻,手足厥逆,便利无度;及疗伤寒阴湿,形气沉困,自汗。
加减化裁: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干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吴茱萸:辛、苦,热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散寒止痛,降逆止呕,助阳止泻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