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风湿气膏出处: (《疡科选粹》卷八) 分类: 古方概述: 风湿气痛,兼治跌打损伤。 组成: ...
养生
名称: 风湿气膏
出处: (《疡科选粹》卷八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风湿气痛,兼治跌打损伤。
组成: 川乌、草乌各一两、当归二两、红花、官桂、白芷、桃仁、防风、赤芍药、补骨脂、穿山甲、羌活各一两
用法用量: 上锉,用麻油二斤,入前药煎枯,以布绞去渣,取油,另煎至滴水成珠为度,听用;又用松香十斤煎销,以夏布滤下,流于水内,又沸去水,取出松香,又将葱、姜汁各一碗,烧酒一斤,入松香内和匀,略煎过,方入前油,慢火熬成膏,住火,加乳香、没药各一两,阿魏一两,麝香一钱和匀摊用。
主治: 风湿气痛,兼治跌打损伤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赤芍:苦、微寒。归肝经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红花:辛,温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穿山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胃经。活血消癥,通经下乳,消肿排脓,搜风通络。
补骨脂:辛、苦,温。归肾、脾经。补肾壮阳,固精缩尿,纳气平喘,温脾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