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风损膏药出处: (《穷乡便方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风损骨节疼痛。 组成: 当归、川乌、草...
养生
名称: 风损膏药
出处: (《穷乡便方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风损骨节疼痛。
组成: 当归、川乌、草乌、枳壳、乌梢蛇、宣木瓜、薄荷、僵蚕、蝉蜕、白芷、木鳖子、海桐皮各二两、何首乌、大川芎、汉防己、赤芍药、麻黄、防风、羌活、独活、苍术各三两、五加皮四两
用法用量: 用清油三十三斤,同前药煎枯,滤过去滓,先下陀僧十斤,后下松香十一斤,内用姜一斤、葱一斤捣烂,共煮松香,用脚盆一双注水半盆,粗布滤净松香,入膏内。
主治: 风损骨节疼痛。
加减化裁:
麻黄: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、膀胱经。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薄荷:辛,凉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气。
蝉蜕:甘,寒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利咽开音,透疹,明目退翳,息风止痉。
赤芍:苦、微寒。归肝经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独活:辛、苦,微温。归肾、膀胱经。祛风除湿,通痹止痛,解表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乌梢蛇:甘,平。归肝经。祛风,通络,止痉。
木瓜:酸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舒筋活络,和胃化湿。
防己:苦,寒。归膀胱、肺经。祛风湿,止痛,利水消肿。
海桐皮:苦、辛,平。归肝经。祛风湿,通络止痛,杀虫止痒。
五加皮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祛风除湿,补益肝肾,强筋壮骨,利水消肿。
苍术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肝经。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僵蚕:咸、辛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化痰散结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何首乌:苦、甘、涩,微温。归肝、心、肾经。制何首乌:补肝肾,益精血,乌须发,强筋骨,化浊降脂。生何首乌:解毒,消痈,截疟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