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天雄散出处: (《圣济总录》卷一〇〇) 分类: 古方概述: 遁尸注在旁人,或入腹中,化为蛊毒...
养生
名称: 天雄散
出处: (《圣济总录》卷一〇〇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遁尸注在旁人,或入腹中,化为蛊毒有声,或在咽喉,或入诸脉,不在一处,入人腹内,蛊成蚀人五脏。入心令人面赤;入肺令人面白少气;入肝令人面青善怒转筋;入肾令人呻吟面黑,腰痛耳聋;入脾令人面黄不嗜食饮,羸瘦小便数,胸中噎塞,嗔喜无常,及百注为病。
组成: 天雄(炮裂,去皮脐)一两、蜈蚣(去足,微炒)一枚、莽草(微炒)一两、雄黄(研如粉)二两、干姜(炮裂)二两、乌头(炮裂,去皮脐)一两半、真珠(研如粉)一两半、桂(去粗皮)二两、蜀椒(去目并闭口,微炒出汗)一两半、细辛(去苗叶)一两半、芫青(去足翅,微炒)四十九枚、丹砂(研如粉)一两半、防风(去叉)一两半、斑蝥(去翅足,微炒)、三十五枚犀角(镑)一两、鬼臼(去毛,微炒)一两
用法用量: 上为散。每服一钱匕,空心以清酒调下,一日二次。
主治: 遁尸注在旁人,或入腹中,化为蛊毒有声,或在咽喉,或入诸脉,不在一处,入人腹内,蛊成蚀人五脏。入心令人面赤;入肺令人面白少气;入肝令人面青善怒转筋;入肾令人呻吟面黑,腰痛耳聋;入脾令人面黄不嗜食饮,羸瘦小便数,胸中噎塞,嗔喜无常,及百注为病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干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斑蝥:辛,热;有大毒。归肝、胃、肾经。破血逐瘀,散结消癥,攻毒蚀疮。
蜈蚣:辛,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