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万金膏出处: (《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二) 分类: 古方概述: (1)《杨氏家藏方》:痈疽发背,...
养生
名称: 万金膏
出处: (《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二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(1)《杨氏家藏方》:痈疽发背,及诸般恶疮。(2)《局方》(淳祐新添方):从高坠堕,打扑伤损,脚膝生疮,远年臁疮,五般痔漏。
组成: 黄连、黄柏、黄芩、白及、白蔹、龙骨、当归(洗,焙)、厚朴(去粗皮)、川芎、没药(研)、槐枝、柳枝、猪牙皂角、鳖甲、苦参、香白芷、木鳖子仁、草乌头、乌贼鱼骨各一分(同锉碎)、乳香一钱(研)、黄丹一两半、清麻油四两(冬月用半斤)
用法用量: 上除黄丹外,银、石器中将诸药油内慢火煎得油色紫赤,滤去药不用,入一半黄丹在油内,不住手搅,煎微黑,更入一半黄丹,不住手搅,只是用慢火熬得紫黑色,滴在水上不散,捻不粘手,然后更入黄丹少许,再熬,如捻着硬时,却更入油少许,但不粘手即止。如寻常膏药,摊在纸花上,看疮大小敷贴。
主治: (1)《杨氏家藏方》:痈疽发背,及诸般恶疮。(2)《局方》(淳祐新添方):从高坠堕,打扑伤损,脚膝生疮,远年臁疮,五般痔漏。
加减化裁: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黄柏: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苦参:苦,寒。归心、肝、胃、大肠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杀虫止痒,利尿。
白蔹:苦,微寒。归心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,敛疮生肌。
厚朴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、大肠经。燥湿,行气,消积,消痰平喘。
白及:苦、甘、涩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肝经。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乳香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定痛,消肿生肌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龙骨: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鳖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肾经。滋阴潜阳,退热除蒸,软坚散结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