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固阴清胃饮出处: (《慈航集》卷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少阴君火,阳明燥金之年,瘟疫初病,...
养生
名称: 固阴清胃饮
出处: (《慈航集》卷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少阴君火,阳明燥金之年,瘟疫初病,未入少阳,误早用柴胡、桂枝、石膏、知母,证变狂躁,壮热不退,目赤、舌黑、津液内伤,神昏呓语,疫毒尽归阳明胃腑,毒热内焚,上熏于少阴,心移热于肝胆,目不识人,无汗,不下痢者。
组成: 鲜生地八钱、当归八钱、生白芍八钱、生甘草八分、枳实二钱、草蔻仁一钱(研)、槟榔一钱五分、炒川连五分
用法用量: 姜汁为引。
主治: 少阴君火,阳明燥金之年,瘟疫初病,未入少阳,误早用柴胡、桂枝、石膏、知母,证变狂躁,壮热不退,目赤、舌黑、津液内伤,神昏呓语,疫毒尽归阳明胃腑,毒热内焚,上熏于少阴,心移热于肝胆,目不识人,无汗,不下痢者。
加减化裁:
枳实:苦、辛、酸,微寒。归脾、胃经。破气消积,化痰散痞。
槟榔:苦、辛,温。归胃、大肠经。杀虫,消积,行气,利水,截疟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