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生丸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三二八引《卫生家宝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妇人胎前产后一切等疾。...
养生
名称: 生丸
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三二八引《卫生家宝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妇人胎前产后一切等疾。
组成: 知母、细辛、石膏(火煅)、白姜(火炮裂)、血竭(细研)、黄芩、绵黄耆(洗,蜜水浸一宿,炙)、肉桂(去皮,不见火)、没药(研)、川当归(去芦,洗)、贝母、生地黄(净洗)、防风(去芦)各一分、甘草一分半(炙)、米(炒令微黄)、黑豆(微炒)、大麻子(瓦上炒)各三分、川椒(去子,炒去汗)、石斛(净洗,锉,蜜水浸一宿)各半两
用法用量: 上药各为末,炼蜜为丸,捣多杵为妙,一两分为五丸。孕两三月,一丸分作三服,温酒细嚼下;月候不调,当归酒下;子难生,死腹中,横产倒产,衣不下,死绝不语,但看心头有气,暖煎枣汤化开,灌入口中;产后恶血攻刺,炒豆淋酒下;憎寒壮热,呕逆,半身不遂,头晕血崩,带下不止,狂言,饮食少味,日渐黄瘦,并酒下。
主治: 妇人胎前产后一切等疾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石膏:甘、辛,大寒。归肺、胃经。生用: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;煅用:收湿,生肌,敛疮,止血。
知母:苦、甘,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生地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肉桂:辛、甘,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,引火归元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血竭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石斛:甘,微寒。归胃、肾经。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