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五香膏出处: (《圣惠》卷六十三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一切痈疽发背,及恶毒疮肿。 组成: ...
养生
名称: 五香膏
出处: (《圣惠》卷六十三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一切痈疽发背,及恶毒疮肿。
组成: 丁香一分(末)、木香一分(末)、白檀香一分(末)、熏陆香一分(末)、麝香一分(末)、黄耆半两、白芷半两、细辛半两、防风半两(去芦头)、芎半两、当归半两、甘草一两、桑根白皮一两、槐枝(锉)三合、乱发一两(烧灰)、垂柳枝(锉)三合、黄丹十两、清麻油一斤四两
用法用量: 上药除五香末外,并锉细,安净铛内,以油浸一宿,以慢火煎令槐、柳枝色黄黑为度,以绵滤去滓,澄清,却于铛内慢火熬药油,相次入黄丹,用柳木篦不住手搅,候黄丹色黑,滴于水内,看硬软得所,入五香末搅令匀,倾于不津器内盛。每日用时,于火畔煨,以纸上涂贴,每日换二次。
主治: 一切痈疽发背,及恶毒疮肿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丁香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温中降逆,散寒止痛,温肾助阳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檀香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心、肺经。行气止痛,散寒调中。
麝香: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开窍醒神,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