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经进乌头丸出处: (《卫生家宝》卷二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五脏诸疾,腹内积聚,多年气块,大...
养生
名称: 经进乌头丸
出处: (《卫生家宝》卷二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五脏诸疾,腹内积聚,多年气块,大如碗,小如盏;或冷气攻刺脐腹搅痛;十种水病,翻胃呕逆,五淋五痔,九种心疼,一切腹痛;诸风瘫痪,顽痹;伤折内损,天阴多痛;或妇人无子,断续多年;或小儿惊痫,手足烦热。
组成: 川乌(炮,去皮尖)二两半、黄连(去须)、肉桂(取心)、干姜(炮)、川椒(炒,去目)、远志(去心)、人参石菖蒲、桔梗、防风(去尾)、巴豆(去皮膜心,出油研)、白茯苓、吴茱萸(洗,焙)、厚朴(姜汁制)、紫苑(洗,焙)、柴胡(去苗)、杏仁(去皮尖,研)、甘草(炙)、猪牙皂角(炙去黑皮)各半两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绿豆大。每服三丸,渐加至五丸,空心或临卧酒送下。
主治: 五脏诸疾,腹内积聚,多年气块,大如碗,小如盏;或冷气攻刺脐腹搅痛;十种水病,翻胃呕逆,五淋五痔,九种心疼,一切腹痛;诸风瘫痪,顽痹;伤折内损,天阴多痛;或妇人无子,断续多年;或小儿惊痫,手足烦热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柴胡:辛、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厚朴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、大肠经。燥湿,行气,消积,消痰平喘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干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肉桂:辛、甘,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,引火归元。
吴茱萸:辛、苦,热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散寒止痛,降逆止呕,助阳止泻。
桔梗:苦、辛,平。归肺经。宣肺,祛痰,利咽,排脓。
远志:苦、辛,温。归心、肾、肺经。安神益智,交通心肾,祛痰开窍,消散痈肿。
石菖蒲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胃经。开窍豁痰,醒神益智,化湿和胃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