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阴阳兼培丸出处: (《会约》卷十四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先天不足,精亏阳痿,后天不足,食少...
养生
名称: 阴阳兼培丸
出处: (《会约》卷十四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先天不足,精亏阳痿,后天不足,食少体倦,一切不足之证。
组成: 熟地八两、枣皮、淮药、茯苓各四两、鹿角胶六两(蛤粉炒成珠,或酒蒸溶合,炼蜜为丸)、附子三两、杜仲(淡盐水炒)三两、枸杞四两(酒蒸)、淮牛膝三两(酒蒸)、北五味一两半(微炒)、当归三两(酒蒸)、白芍二两(煨,酒炒)、菟丝子(淘净泥沙,酒蒸,晒干)四两(或加肉桂三两)
用法用量: 先将地黄、枣皮、枸杞、当归捣如膏,后入药末、鹿胶,量加炼蜜为丸。每服七八钱,早用淡盐水送下。
主治: 先天不足,精亏阳痿,后天不足,食少体倦,一切不足之证。
加减化裁: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肉桂:辛、甘,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,引火归元。
牛膝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杜仲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菟丝子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