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附子鳖甲汤出处: (《伤寒总病论》卷五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天行病经七日以上,热势弥固,大...
养生
名称: 附子鳖甲汤
出处: (《伤寒总病论》卷五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天行病经七日以上,热势弥固,大便秘涩,心腹痞满,食饮不下,精神昏乱恍惚,狂言谵语,其脉沉细者。
组成: 鳖甲、白鲜皮、茵陈各半两、细辛、桂枝、白术、吴茱萸、附子、枳实各一分、大黄三分、生姜一两
用法用量: 上㕮咀。以水三升,煮至一升,分三次服。
主治: 天行病经七日以上,热势弥固,大便秘涩,心腹痞满,食饮不下,精神昏乱恍惚,狂言谵语,其脉沉细者。
加减化裁:
桂枝:辛、甘,温。归心、肺、膀胱经。发汗解肌,温通经脉,助阳化气,平冲降逆。
生姜:辛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化痰止咳,解鱼蟹毒。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白鲜皮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祛风解毒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茵陈:苦、辛,微寒。归脾、胃、肝、胆经。清利湿热,利胆退黄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吴茱萸:辛、苦,热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散寒止痛,降逆止呕,助阳止泻。
枳实:苦、辛、酸,微寒。归脾、胃经。破气消积,化痰散痞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鳖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肾经。滋阴潜阳,退热除蒸,软坚散结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