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祛风湿止痛散出处: (《成方制剂》15册) 分类: 古方概述: 风寒湿痹,筋骨劳损等症。 组...
养生
名称: 祛风湿止痛散
出处: (《成方制剂》15册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风寒湿痹,筋骨劳损等症。
组成: 生川草、生草乌、花椒、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透骨草、姜石、红花、狼毒、半夏、白附子、地骨皮、蛇床子、艾叶、木贼、甘松、硫黄、栀子、胆矾、白鲜皮、川木通、猪牙、皂明矾
用法用量: 制成散剂。外用,每袋(1)250克;(2)450克;日1~2次。除去塑料袋,骨质增生症用食醋一两,其他疾病用白酒一两,倒在药袋上将其湿润,然后热蒸30分钟再用时蒸20分钟即可。用时用干毛巾包好敷于患处,温度适宜时,去掉毛巾。每次热敷应保持温度和一定时间(40分钟左右)。每包药反复使用10次,切勿将药分为10等份使用。
主治: 风寒湿痹,筋骨劳损等症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木贼:甘、苦,平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明目退翳。
栀子:苦,寒。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;外用消肿止痛。
白鲜皮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祛风解毒。
地骨皮:甘,寒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凉血除蒸,清肺降火。
独活:辛、苦,微温。归肾、膀胱经。祛风除湿,通痹止痛,解表。
木通:苦,寒。归心、小肠、膀胱经。利尿通淋,清心除烦,通经下乳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花椒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温中止痛,杀虫止痒。
甘松:辛、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理气止痛,开郁醒脾;外用祛湿消肿。
艾叶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肾经。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,调经,安胎;外用祛湿止痒。
红花:辛,温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白附子:辛,温;有毒。归胃、肝经。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,止痛,解毒散结。
胆矾:酸、辛,寒;有毒。归肝、胆经。涌吐痰涎,解毒收湿,祛腐蚀疮。
硫黄:酸,温;有毒。归肾、大肠经。外用解毒疗疮、杀虫止痒;内服补火助阳通便。
蛇床子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肾经。燥湿祛风,杀虫止痒,温肾壮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