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🧠别只调睡眠,中医认为神乱了才睡不好 ——从“养神”入手,让你真正睡得沉、醒得爽 📌前言:睡不好,不...
药膳食谱大全
——从“养神”入手,让你真正睡得沉、醒得爽
你是不是也有这些困扰:
躺下了大脑还在高速运转?
半夜突然醒来后怎么都睡不着?
睡了一整晚却像“没睡一样”疲惫?
一焦虑、紧张就彻夜难眠?
现代人面对失眠,常常想到的是褪黑素、助眠枕头、安眠药……
却忽略了**“睡不好,是因为神出了问题”**。
在中医里,“神”是睡眠的根本。调睡眠,不是“补觉”,而是“养神”。
在中医理论中,“神”是人体最精微、最灵动的生命活动表现,是精神意识、情绪思维的统称。
📖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心藏神,神不安,则寐不安。”
也就是说,“神安”才能“眠安”。反之,神乱、神耗、神浮,都会导致各种失眠。
表现:
躺下脑子停不下来
白天紧张焦虑,晚上“思绪开会”
心悸、记忆力下降
原因: 思虑过多,损伤心脾,神无所养
调理建议:
推荐中药:酸枣仁、远志、百合、莲子
茶饮推荐:酸枣仁百合茶、远志茯神茶
穴位调理:按揉神门、内关,安神定志
表现:
睡前烦躁不安、易怒、口苦
醒来后仍情绪紧绷
有时伴有头胀、眼干、便秘
原因: 肝郁化火,扰乱心神
调理建议:
推荐中药:柴胡、栀子、黄芩、丹皮
茶饮推荐:菊花栀子茶、桑叶薄荷茶
穴位调理:太冲、行间,疏肝泻火安神
表现:
容易醒、醒后难再入睡
手心脚心热、盗汗
舌红少津、心烦口干
原因: 肾阴亏虚,虚火上扰心神
调理建议:
推荐中药:百合、知母、麦冬、生地
茶饮推荐:百合麦冬茶、莲子心茶
穴位调理:三阴交、涌泉,滋阴清心
表现:
易倦、饭后困、记忆力下降
夜间易醒、易多梦
脸色发黄、舌苔白腻
原因: 脾气虚弱,心神失养
调理建议:
推荐中药:茯神、龙眼肉、黄芪、党参
茶饮推荐:龙眼枸杞茶、党参茯神汤
穴位调理:足三里、脾俞,健脾益气安神
📌静坐5分钟,安神定志
取一个安静环境,闭目、缓呼吸,关注呼吸起伏
心浮者可配合冥想语句:“我安静,我放松,我入睡”
📌泡脚+按摩
用艾草、生姜泡脚15分钟
搓揉涌泉、三阴交、神门,帮助“神气归藏”
📌香薰疗法
熏香推荐:薰衣草、沉香、檀香、乳香
睡前点香,有助镇静安神,改善睡眠质量
不要贪快节奏,给思维“减速”,别一整天都“神太用”
情绪来临时:不压抑也不爆发,深呼吸三次,转移注意力
每日中午静躺或打坐15分钟,给神一个“午休”
心主神、肾藏精,精化神、神养精。
现代人常因长期用脑、情绪不稳、纵欲熬夜,导致心肾不交、神明失调。
📌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阳入于阴,则寐;阳出于阴,则寤。”
意思是:阳气归藏于内,人才睡得着;阳气浮散在外,就会清醒难眠。
材料: 百合10g、莲子10g、红枣5颗、粳米50g
功效: 养心安神,健脾补血,改善易醒多梦
材料: 茯神15g、龙眼肉10g、小枣5颗
功效: 宁心安神,补益心脾,适合心悸健忘、失眠人群
材料: 炒酸枣仁10g、百合5g、茯神5g
功效: 养心安神、镇静助眠
温馨提示: 睡前一小时饮用效果最佳
调理要点 | 具体做法 |
---|---|
安神静心 | 睡前冥想、泡脚、香薰、按神门穴 |
情绪管理 | 深呼吸、写情绪日记、心理倾诉 |
饮食调养 | 清淡为主,忌酒、咖啡、油腻食物 |
穴位按摩 | 神门、内关、涌泉、三阴交 |
日常起居 | 睡前勿剧烈运动,21:30前睡觉 |
草本助眠 | 酸枣仁、茯神、百合、莲子等 |
良好习惯 | 白天动起来、晒太阳、规律作息 |
你不是不会睡觉,而是你的“神”还没有安定下来。
调睡眠,不能只关注眼睛闭上了没,更要看心神是否安静。
🌿当你开始重视“神养”,你会发现:
失眠不是一种症状,而是一种提醒。
提醒你要“缓下来、静下来、沉下来”。
真正的睡眠,是身心合一的安宁。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