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🌙产后失眠怎么办?中医教你从根上调理 一、为什么产后容易失眠?身体和情绪双重影响 很多新妈妈产后会经...
情志古今
很多新妈妈产后会经历一个**“睡不着、睡不深、容易醒”**的阶段,甚至整夜难眠。
中医认为,产后失眠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,它往往是多种体虚和情绪波动综合造成的。
🔍 常见诱因包括:
气血两虚:产后失血多、哺乳消耗大,气血不足则神无所养,夜不能寐。
阴虚火旺:产后阴血亏虚,虚火上扰,导致心神不安、入睡困难。
肝郁气滞:产后情绪波动大,郁怒伤肝,肝气不舒,影响睡眠。
脾虚痰湿:产后饮食不节、脾胃虚弱,痰湿内生,蒙蔽心神。
中医讲:“心藏神,神不安则寐难成。” 产后失眠,说到底就是“神”乱了。
症状:入睡困难、多梦易醒、面色苍白、心悸、气短、乏力
舌象:舌淡、苔薄白,脉细弱
原因:产后失血耗气,气血亏虚
调理思路:补气养血,安神助眠
推荐中药/食疗:黄芪、当归、龙眼肉、桂圆红枣枸杞汤
症状:心烦、夜间盗汗、手足心热、口干、易醒、失眠多梦
舌象:舌红少苔,脉细数
原因:阴虚不能制阳,虚火扰神
调理思路:养阴清热、宁心安神
推荐中药/食疗:百合、麦冬、生地、莲子百合银耳汤
症状:烦躁易怒、情绪低落、胸胁胀满、夜间思虑多、入睡困难
舌象:舌边红,苔薄白或黄,脉弦
原因:情绪波动、产后抑郁所致肝气不舒
调理思路:疏肝解郁,安神定志
推荐中药/食疗:柴胡、合欢花、玫瑰花、酸枣仁茶
症状:多梦易醒、健忘、心慌、疲倦食少、面色萎黄
舌象:舌淡,苔薄白,脉细弱
原因:产后哺乳过度、脾虚气陷、心神失养
调理思路:健脾养心,益气安神
推荐中药/食疗:莲子、党参、茯神、龙眼肉、山药大枣粥
症状:胸闷头重、嗜睡或睡不醒、入睡难、舌苔厚腻、胃胀
舌象:舌胖大、苔白厚腻,脉滑
原因:产后脾虚生湿,湿困清阳
调理思路:健脾化湿,清利中焦
推荐中药/食疗:茯苓、陈皮、薏米、山楂麦芽煮水喝
少食辛辣油腻,避免刺激食物
多吃富含铁、蛋白质、B族维生素的食物
常用食疗推荐:
红枣桂圆汤:补血养心安神
核桃黑芝麻糊:滋养肝肾、助眠健脑
百合莲子羹:养心润肺、清心安神
艾灸推荐穴位:
神门穴:安神宁心
三阴交:调和气血,助眠止汗
足三里:补脾益气
建议每次灸20分钟,每周3次,晚饭后1小时操作最佳
情绪是失眠的导火索,适当倾诉、听舒缓音乐、看喜剧或做轻微运动都有助改善心情
可尝试芳香疗法(如薰衣草精油香薰)
和爱人沟通育儿压力,获得理解是情绪疗愈的起点
睡前泡脚(可加艾叶、薰衣草、桂花等)
避免睡前玩手机或看让人情绪波动的内容
保持房间通风、遮光良好、温湿适宜
建立固定睡眠时间点,形成生物钟
功效:养肝安神、疏肝解郁
配方:酸枣仁10g、玫瑰花5g、龙眼肉5g
👉温水泡饮,适合气郁型失眠妈妈
功效:养心健脾、助眠安神
配方:百合10g、茯神10g、枸杞5g
👉适合心脾两虚、睡不实多梦的妈妈饮用
💡 你不是一个人在和失眠战斗。产后女性本身就处于身体脆弱、心理敏感的阶段。若长期睡不好,不仅影响身体恢复,还可能诱发产后抑郁、内分泌紊乱。
中医的优势,在于“辨体施调、标本兼治”,更适合体虚人群温和调理。
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,通过中药、针灸、艾灸、食疗等方式,进行系统调养。
🌙一个好妈妈的前提,是先让自己休息好、养好身体。产后失眠虽小,但不容忽视。别再“熬一熬就过去了”,用中医的智慧,把心神安好,睡好每一个夜晚,你的身体和情绪,都会感谢你。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