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
中医养生
从内调体质开始,中医一步步带你睡好觉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: 明明很累,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眠; 睡着...
药膳食谱大全
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:
明明很累,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眠;
睡着了,却总是梦多易醒,一夜醒好几次;
早上醒来,脑袋昏沉,像没睡一样……
长期睡不好,不仅影响白天精神,更会慢慢拖垮身体。
中医认为,睡眠不好,不只是“脑子太兴奋”,而是身体的内在失调——尤其是体质失衡。今天,我们就从中医“内调体质”角度出发,一步步带你找回好睡眠。
在中医理论中,失眠属于“失眠证”“不寐”等范畴,其核心在于阴阳失调、气血不和。简单来说:
阳不入阴:白天阳气亢奋,晚上却不能顺利“归藏”到体内,难以入睡;
心神不宁:心主神明,心气虚或心血不足时,神不守舍,自然睡不好;
肝气不舒:肝藏血、主疏泄,情绪压抑、郁怒伤肝,也会影响睡眠。
这背后的根本,是你体质的偏颇。调睡眠,先调体质。
中医将失眠人群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体质类型,对号入座看看你属于哪一种👇
特征:入睡困难、易醒多梦、健忘、心悸、面色苍白、食欲差
常见于:思虑过度、劳心伤神之人
调养建议:补心益脾、养血安神
推荐方:归脾汤、百合莲子粥
特征:入睡难、多梦易怒、头胀头痛、口苦、便秘
常见于:情绪压抑、爱生闷气的人
调养建议:疏肝理气、清热安神
推荐方:丹栀逍遥散、菊花决明子茶
特征:入睡困难、盗汗、心烦、口干舌燥、五心烦热
常见于:经常熬夜、体质虚弱者
调养建议:滋阴降火、养心安神
推荐方:天王补心丹、百合麦冬汤
特征:胸闷、胃胀、口苦口黏、梦多
常见于:饮食油腻、脾胃湿热者
调养建议:清热化痰、安神
推荐方:温胆汤、山楂陈皮水
中医讲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。睡前吃太饱、饮食不节、脾胃虚弱,都会影响睡眠。建议:
晚餐清淡,最好在睡前3小时吃完;
可常饮山药小米粥或莲子百合粥,健脾养心助眠;
避免油腻、辛辣食物,特别是夜宵。
情绪压抑是现代人失眠的主因之一。调情志就是调肝气。
白天适度运动,释放情绪;
可常饮玫瑰花茶、茉莉花茶,疏肝理气;
睡前静坐、冥想或深呼吸,也能助于气机调和、心神安定。
失眠多与心神失养有关。平日应注重养心,重在静养与补益:
常用药食:酸枣仁、龙眼肉、百合、茯苓;
推荐药膳:龙眼百合炖蛋、酸枣仁炖猪心;
每晚睡前泡泡脚,加入艾草、花椒、生姜,温通经络,助眠宁神。
若因阴虚内热,需重在滋阴降火、早睡少劳:
常用食材:麦冬、玉竹、百合、银耳;
推荐茶饮:百合麦冬茶、桑葚枸杞茶;
保持规律作息,尽量在晚上10:30前入睡。
睡眠是养生的第一要务。长期睡不好,不仅让你脸色蜡黄、情绪低落,更会影响免疫力、加速衰老。
中医认为:“夜卧早起,无使极疲,养生之道也。”
如果你正在被失眠困扰,不妨从调体质做起。不是一味地依赖助眠药物,而是通过饮食、情绪、作息的全面调养,让身体自己“想睡觉”。
每一个睡得好的人,背后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“养生秘籍”。中医不是立竿见影的魔法,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智慧。
从调脾胃、疏肝气、养心神开始,中医一步步帮你把身体调回来,把好梦请回来。
你属于哪种失眠体质?后台回复【体质测评】,获取免费中医体质辨识表,看看你的睡眠问题该怎么调!
中医养生
发表评论